見證港大電腦發展40年不言休 何沛德研發港大支付系統建構智慧校園
發布時間: 2019/06/10 00:00
40 年前無人可想像電腦的影響力,未有雲端技術的年代,一隻存放數百mb 資料磁碟已算是大容量,香港大學資訊服務處處長何沛德的辦公室,正有一隻這樣的磁碟,在港大工作40年,已屆64歲的何沛德見證港大資訊科技系統演變,創立聯合大學計算機中心、代發電郵到外國、註冊「.hk」為香港網站域名、設立首個政府網站,何沛德至今仍不言休,形容自己堅持40年,全因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,冀能「先用戶之急而急」,更即將在港大推出手機應用程式,支援移動支付。
近年移動支付系統大行其道,配上手機應用程式,彈指間可處理交易。有否想過連大學的圖書館罰款也可手機支付?為方便學生處理零碎金錢交易,提升大學行政效率,港大資訊服務處(ITS)今年夏季將推移動支付應用程式HKU mPayment 及HKU mPOS,學生只需掃描QR圖碼,選擇付款方式,數秒間即可完成雜項付款。
何沛德指出,ITS的服務應以學生為本位,因此他帶領團隊開發支援移動支付的應用程式,例如HKU uPrint,學生登入後可以移動支付購買印刷配額,到圖書館影印時配額會自動從帳戶中扣除,免卻影印時八達通餘額不足問題,學生反應正面,何笑言,希望學生可做到「在學校做野好似在屋企生活!」
服務港大40年,何沛德見證港大以至香港的電腦發展,但他卻沒有因已屆高齡而停下,他已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(UGC)提交聯校超級電腦系統(Joint-U Super Computer System)計劃,望能聯合香港大專院校的超級電腦、增大電腦容量,減少電腦運算時間,共享資源,提升本港在資訊科技發展的競爭力。
回望過去,何沛德最欣慰自己的工作對香港社會有貢獻,他憶述,1970年,港大與香港中大一起創立聯合大學計算機中心(JUCC),處理計算和信息技術(IT)服務;1980 年電郵系統出現,惟當時仍以電話線傳送信息,花費甚鉅,港大則擔當「郵局」角色,收集電郵後,每小時代發電郵到外國;1985年他更為當時的公務員事務科,設立首個政府網站;90年代有見外國開始使用國家名為域名,他聯同時任港大大學資訊服務處處長吳南博士處長註冊「.hk」為香港網站域名,更以JUCC的名義,免費為大專院校和商界登記域名,帶領香港在資訊科技方面發展。
轉眼40年,何沛德笑言自己早過了退休年齡:「退不退休,會看大學的安排!」他笑言不擔心退休生活,已準備重拾兒時的興趣,購買各種電子器材在家做實驗。
撰文 : 姚穎彤 香港經濟日報實習記者